打造优质的个人防护产品
在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中,微生物限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环节。下面这篇文章将带您深入了解详情。
一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定义和目的
定义:各类产品中检测和控制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方法。
目的:确保产品中的微生物数量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。
二、是否所有非无菌产品均应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?
非无菌产品指的是未经过严格灭菌处理的产品,可能会含有一定量的微生物。这些微生物可能来自原料、生产过程、环境等因素。
根据现有的法规和实践,只有当产品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时,才需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。
三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和标准
培养法是微生物限度检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,其原理是将样品接种在培养基上,通过培养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,从而确定微生物的数量。
操作方法如下:
3.1环境要求
1)操作环境要求极其严格,需在特定洁净度区域内进行;
2)温度保持在18-26℃,相对湿度≤65%;
3)全过程必须遵守无菌操作;
4)定期按GB/T 16292-2010、GB/T 16293-2010和GB/T 16294-2010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。
3.2检验量
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(g、ml 或cm2);
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 或10ml;
检验时,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检验用量(两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)的3 倍量供试品。
3.3供试液的制备
供试液制备方法要根据供试品特性,取供试品后将其剪碎,加入缓冲液以200次/min的速率双面拍打各3min振摇,作为 1∶10 供试液。
3.4培养温度及天数
TSA培养基在生化培养箱中倒置培养3~5天,30~35℃;SDA培养基在霉菌培养箱中倒置培养5~7天,20~25℃。
每日观察计算菌落数。
3.5细菌总数计数方法及报告方法
1)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;
2)每张滤膜的菌落数应不超过100cfu;
3)以相当于 1g、 1mL 或10cm2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;若滤膜上无菌落生长,以小于 1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。